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美国的中国妇女史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之日起,就在理论、方法论等方面受到了西方女性主义学术持续而深刻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到美国本土“女性领域”社会历史现象研究的影响,美国的中国妇女史研究对区隔女性的“内/外”领域结构性认知逐步打破了二元分离想象,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一部分学者倾向于采纳“一元关联”式“内/外”模型进行研究,甚至形成了差序格局特色的同心圆框架,展现出了递推性的结构、“内/外”在语境中的灵活转化等特征。以上史学研究现象不仅展现了一种史学观点及结构认知的转移景观,还体现了这一跨文化的史学研究群体从西方二元对立性思维到中国一元关联性思维模式的转变。在这一舶来分析框架渐趋本土化进程中,学者们对“内”领域的结构性认知逐步成熟与合理化。  相似文献   
2.
阏氏是匈奴对近似于汉“皇后”的正式称谓,是单于妻、单于母、诸王妻的称呼,其来源和“胭脂”并无直接关联。她们在匈奴社会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位置,在一定时期内对匈奴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国内战时期,南部联邦政府的失败外交是导致最终失败的重要因素。外交活动的背后必然有一定的思想指导,战争初期,南部社会中一部分人对时局有着近乎错觉般的认知,形成了疲软消极的外交政策,对战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