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常听老教师讲起过去塾师的教学,学生一进学堂就和读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百家姓》、《千家诗》到四书五经,读了就要背,究竟读的是什么?背的是什么?也不甚懂,反正知道背不过就要挨板子,打手心。于是就读呀、背的,这样读得愈多,背得就愈多了。说来也怪,原来不懂的经过背过之后,也就能懂一些了,再加上塾师的点拨,所读所背的,不能全懂,也能明白大概了。这样记住的东西,几十年过去了,仍然忘不了。现在子曰诗云固然早已无用了,然而就其注重“读”的学习方法而言,是仍有其可取之处的。 人学习知识,总是要经历从无知到有知,从知少到知多这一过程的。孩子从呱呱坠地就开始学习了,父母是当然的老师,然而父母不能事事样样都教,大部分要他们自己去学习。耳濡目染的都是学习的对象,积累起来就成为知识。这就是儿童最初的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