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浅论自然博物馆的学习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自然博物馆陈列展览中过分重视娱乐性,而对其蕴藏的深层次的科学内容没有充分展示出来,存在着“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在激发和鼓励观众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错误认识。这种认识使博物馆陈列展览出现了过分重视形式,忽视了内容,致使陈列中大量采用声、光、电、图像合成、拼接技术、多媒体和虚幻影像等现代高科技,过分追求短暂的感观和视觉冲击,从而导致了娱乐与信息不平衡。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所带来的沼气池发酵物料温度低、沼气产气效率低等问题,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光热资源,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以太阳能为辅助加热源的沼气发酵装置。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了该装置总体结构与关键部件设计选型,并进行了相关沼气发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实现在太阳辐射强度高、昼夜温差大的高原地区处于不同日照环境下的沼气发酵,能够使各种常用沼气发酵物在较为恒定温度下,产气时间缩短,较普通沼气池产气效率有所提高,增加了经济与使用效益。该装置的设计将为中国太阳能辅助沼气发酵装置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这篇朴实的散文表现着浓烈的亲情,让我们很自然地循着四个“十元钱”的轨迹,去探求生活中的坚实,去感受困境中拼搏的意志,去体会生命的呐喊。  相似文献   
4.
高考作文是万千考生同写一道题,考生必须要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在命题的范围内进行写作,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很多人形象地认为高考作文是"带着镣铐跳舞"。  相似文献   
5.
修辞手法一直作为古诗鉴赏中表达技巧考查的一个分支,近几年来,越来越呈现出突出的地位。就近两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来看,2006年有5套试卷、2007年有6套试卷,在古诗鉴赏中直接考查了修辞手法,涉及对比、比喻、拟人、借代、衬托、用典、对偶等(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冯永忠 《中国德育》2014,(13):78-79
正"还记得我在高二竞选班长时的囧样;还记得我在高三运动会上的第一次尝试;还记得我们在高三经历的每一个日子;还记得我们一起去高考的踌躇满志;还记得你们的每一个笑脸;还记得你们认真的模样……362会是我永远幸福的来源"。郭子琼写在QQ空间的一番话让我热泪盈眶,362班也是我幸福的来源啊!在这里,我被称为"冯导",学生QQ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作者“不宁静”的缘由就当前来看,“不宁静”是解读《荷》文挥之不去的情结。主流的看法认为“不宁静”是文眼,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对“不宁静”的缘由更是莫衷一是,要么从社会功利的价值范畴进行分析,与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紧密相连,与作者当时所属的阶级紧扣;要么从伦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或认为是家庭的责任与重负,或认为是作者的妻子对作者的不理解,以至没有一吐衷肠的人……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甚至课后练习第一题同样给我们提供争议的观点,希望学生对此作深入的思考。那么,我们有必要在“不宁静”上作无尽的纠缠吗?散文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题型特点】新材料作文"新"在材料意蕴的多义性、立意角度的多元性、命题的开放性上,它有效遏制了宿构现象。一出现就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的作文命题样式。2006年的全国Ⅰ卷、Ⅱ卷、山东卷,2007年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宁夏海南卷、北京卷、湖北卷等都采用了这一命题样式,今后一定时期这一命题样式将不断发展完善成为未来高考命题的主流。新材料作文题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限制语。  相似文献   
9.
思辨类散文因其思辨性和抒情性的融合成为检验一个人的思想深度与广度、情感的真实与感人的重要参照,也紧扣了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一个重要要求--透过现象深人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于是思辨类散文当然地成为高考作文中颇受青睐的文体样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山大学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贷款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了解情况、学生申请贷款的主要原因、国家助学贷款对学生的帮助和影响、贷款学生对毕业后归还贷款的信心及看法、贷款学生对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看法和评价等六个方面分析了调查结果,并对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最后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该项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