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冯立伟 《江苏教育》2022,(63):42-47
尼尔·波兹曼认为“童年”是文化的产物,儿童走向成人的标志是文字和阅读能力,因此对儿童思维方式的培养、信息的控制权以及秘密与羞耻感的存在至关重要。但是现代技术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些界限,从而导致了童年走向消逝。事实上,对于童年消逝的担忧处于成人的语境之中,童年具有时代性,波兹曼语境中消逝的是印刷时代的童年。在技术时代下,童年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存在及教育价值,并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