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刘俊江 《现代教学》2014,(11):73-74
在参加了为期四周的美国马里兰大学教育培训后,我不仅对美国教育的现实状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结合我国教育自身的特点,与多年来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了比较与思索,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相似文献   
2.
在现今社会,传统的理念与现代意识的矛盾、金钱的五彩与精神热土的撞击之中,人们,尤其是文化人,究竟该走向何方? 忧患而又敏感的文化人的目光敏锐地注视到了这一点,他们于是纷纷用笔给社会人心以导引——《文化苦旅》该是这些作品中的一部上乘佳作,它注视  相似文献   
3.
刘俊江 《中文自修》2011,(11):20-22
咏别相思诗,是以题材内容来区分的。烟云聚散,往来成古今,离愁别绪,却千古相延。同为一别,父子夫妇、朋友兄弟,"或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摇荡心灵,寄托感慨,却各有不同;或生离即为死别,痛何如之;或相投意气,系马高楼,酣饮狂歌;或悲笳送暮霭,黯然伤怀;或放眼日后,山远水隔,相思成灰。沉沉心事,情意豪放或婉约;前路英测,离舟驿马也低徊。叙事,往往言简意赅;写景,常常多所寄托;举凡抒情,真挚婉切,大都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有时托物起兴,一唱三叹。相对固定的咏别相思的意象有杨柳长亭、夕阳残酒、西风远路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化人,从一开始就具有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追寻探问精神。而在当代,这种追寻探问精神与现代忧患意识,独立思考精神,高层次文化理想,完善的文化人格的共同构建,体现在散文领域,便是一帧独特的风景——文化大散文。  相似文献   
5.
科学传播模型经历了由缺失模型到公众参与模型的演化,但体现的科学传播本质还是传播者向公众传递科学信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嵌入,智能媒体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新的沟通体系。本文分析了智能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特征,即互动性、动态性、精准性、自学习性,以及传播主体的多元性和传播时空的多重性,设计了以互动性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媒体科学传播模型。对企业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新媒体获取科普知识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基于205份有效问卷分析了企业家使用新媒体获取科普知识的特点。最后,在理论研究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媒体环境下面向企业家进行科学传播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