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阿维斯汗的小说集中书写了当代哈萨克社会中的两类女性:传统主导型与独立自主型。独立自主型女性不断突破哈萨克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束缚,以新文化为思想行动动力,代表着哈萨克女性发展的前景。阿维斯汗女性命运书写的意义在于既省思哈萨克传统文化.又探究民族文化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2.
短信文学的实绩表明其文学价值是多样的,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文学的部分特质,又通过淡化道统,有意地满足人性本质中娱乐审美的需求,打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另一方面,短信文学纯娱乐化的表述倾向导致对作品诗性精神的放逐,互文性和拼贴化的随机性创作模式又使得文学的独创精神和个性色彩严重削减,作品承载的意义因此更加弱化。  相似文献   
3.
叙事在当代不仅表现为一种修辞方式,更体现为一种思维,存在主义美学在20世纪的发展表明,宏大叙事已经转变为复数的小叙事,一种"家族相似"似的发展现状成为美学发展的趋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传统哲学美学的突破。从叙事的角度出发来审视美学现状,阐释小叙事的特性,能够使我们对美学的特性有更多的体悟。  相似文献   
4.
阿维斯汗的小说集中书写了当代哈萨克社会中的两类女性:传统主导型与独立自主型。独立自主型女性不断突破哈萨克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束缚,以新文化为思想行动动力,代表着哈萨克女性发展的前景。阿维斯汗女性命运书写的意义在于既省思哈萨克传统文化,又探究民族文化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5.
存在主义美学提倡非理性,强调个人的直觉及内心体验,是一种以个人式的感悟对文明弊病抵抗的人生哲学美学。这种美学叙事与传统哲学制造出来的元叙事极为不同,体现出一种解构型的美学话语叙述特性。  相似文献   
6.
艾略特的《荒原》弥漫着作者对代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成就的城市文明的厌恶、甚至绝望,充满着强烈的批判色彩。文章意在通过对《荒原》文本中城市意象的解读,来透析艾略特眼中的城市文明,并对文章的主题进行体认。  相似文献   
7.
美学研究的巨大转变使得美学发展的多元化存在得以成为现实,多元的美学也预示了更多的交数、更复杂的现实处境和更模糊的角色定位。对米德的文化模式理论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对当代美学多元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