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就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遭遇的法律问题,诸如:就业协议书问题、试用期问题、乱收费问题、招聘信息虚假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高校、媒体、毕业生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切实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失范表现为集体意识淡薄、敬业奉献意识不强、为人师表意识欠缺。究其原因在于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教育失衡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合理。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为:加强理论教育,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注重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依法治教。  相似文献   
3.
毕业生在签定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过程中,会有哪些利益可能受到侵害?如何避免这些侵害、减少劳动争议?如果出现问题又向哪些机构请求帮助?本文将针对毕业生就业常见的三大法律问题,即试用期的法律问题、三方协议的法律问题和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问题做简要的解析。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歧视也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体貌歧视、健康歧视、户籍歧视等方面,由此严重损害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平等权。在分析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基础上,探究我国法律在对大学生就业平等权保护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就大学生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等学校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高校权益被侵犯现象屡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通过分析常见的高校权益侵犯现象,从思想观念、高校管理、执行、监督等方面探析高校权益遭受侵犯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在于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理之路,一方面靠高校自身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提高依法治校水平;另一方面,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致力于营造高校和谐发展的优良环境,特别是建立健全高校权益保护的司法救济制度,切实保护高校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欠缺,对大学生自身的顺利就业、高等院校的声誉、用人单位的人才使用等都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具备基本的就业法律意识,对整个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和谐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就业实践出发,重点论述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当具备的几种法律意识,以期有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和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