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练习设计有诀窍吗?有!陈彬的《小学数学练习要讲究五个“点”》指出,练习设计要做到突出“新知识点”、突破“难点”、辨析“易混淆点”、渗透“方法点”、讲究“德育点”。其具体有效,大家不妨一试。夏澍的《隐性错误在学习数学中的反映》对隐性错误进行归类和举例说明,读后颇有启发。张冬梅的《用语文训练方法巧解数学文字题》和孙鹏国的《不能让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失调》,短小精悍,回味无穷。华占和的《比例尺是比还是比值?》指出,比例尺从概念上说是比,但在应用上既可看作比,又可视为比值,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你不想看一看吗?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试卷的讲评是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它是小学生再次调整、强化认知结构的过程 ,是弥补知识上的缺漏 ,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 ,也应成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沃土良田 ,本文对此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一、开拓解题思路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证明 ,解法单一 ,重讲轻评的讲评课难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应当针对试卷中的典型题目 ,有选择地介绍学生的几种典型新颖的解法 ,使学生多角度对已做习题产生新意与领悟 ,以冲击思维的单一性 ,突破知识的固定范围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 ,在“分数、小…  相似文献   
3.
分数应用题是义务教材五年制第九册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小学数学阶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这一部分内容,进一步提高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我根据义务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的编排内容,在复习时,采用如下几种补题训练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材五年制数学第九册P_(64)有道思考题:观察前两个等式,有什么特点。然后在其他等式的□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1)4 1/2 1 2/7=4 1/2×1 2/7 (2)2 2/3 1 3/5=2 2/3×1 3/5 (3)□ 1 3/4=□×1 3/4 (4)6 □=6×□一、点拨、探索。 1.(点拨)教师要求学生先将前两个等式中的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再观察等式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你能写出一十比1/6大又比1/5小的分数吗?你是怎样找到这个分数的。还能再找到两个这样的分数吗?贵刊2000年第4期中王宜变老师写的《一道数学思考题的解析》一文介绍了两种解题方法。下面再介绍一种方法——添0法。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五年制数学第十册“圆的周长”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师:(出示一个用铁丝弯成的圆)谁来指出这个圆的周长。  相似文献   
7.
8.
义务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97页有道思考题:一个整数(用□表示),与一个小数(用△表示)的和正好等于它们的积。它们各是多少?□ △=□×△此题安排在“小数乘法”之后,“小数除法”之前,  相似文献   
9.
列表法是借助表格来解题的一种方法。有些题目,借助表格可使解题思路清晰,这样有助于消元、推理、倒推、枚举、发现规律,从而很顺利获得解。一、列表消元例1 小红买了5支铅笔和2本作文本,共用了0.82元;小林买了同样的3支铅  相似文献   
10.
有一类两次相遇问题的应用题,如果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思考,即使花很长的时间,也很难解答出来。如果转换角度,跳出相遇问题数量关系的圈子,就可变难为易,很快获解。请看下面几例。例1小冬从甲地向乙地走,小青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走,当各自到达终点后,又立刻返回,行走过程中,各自速度不变,两人第一次相遇在距甲地40米处,第二次相遇在距乙地15米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米?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画图如下:40米15米小冬甲乙小青第一次相遇第二次相遇由上图可知,当两人第一次相遇时,小冬与小青共行了一个全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