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空间的浮现及课程空间的建构为学校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维范式转换的可能性与可操作性。学校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建构文化符号与外部环境联动的实践空间、知识体系有机联结的认知空间、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体验空间。然而,学校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文化符号内外环境系统的空间割裂、知识体系的空间“碎片化”以及实践方式缺乏空间体验的问题。学校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转向应遵循学生的思想活动规律,着眼完整深刻的共同体“课程绘图”,增强学校课程的空间意义;聚焦多元文化的交叠共生,提高学校课程的空间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校课程的空间体验。  相似文献   
2.
乡村女教师是乡村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其婚恋状况对乡村教师队伍稳定有显著影响.乡村女教师会依据自己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自我价值实现程度来追求婚恋,从而导致职业变动,并形成"用婚恋来权衡坚守或逃离乡村学校"的思维定式和行为倾向.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15位乡村女教师的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是否本土出身影响乡村女教师的入乡选择和流动意愿;婚恋对象所在地、安家地是乡村女教师职业变动的主要方向;照顾家庭和子女教育是影响乡村女教师职业变动的根本因素.对此为建构稳定的乡村女教师队伍,应促成家校社合力以扩大乡村女教师的社交圈,给予个性化补偿以减轻乡村女教师的家庭负担和顾虑,拓展乡村女教师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4.
现代诗歌是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诗歌,它打破了旧体诗格律形式的束缚,其内容也顺应时代的要求,能更好地展现现实生活。现代诗歌形式自由、内容丰富、意象丰满、有鲜明的形象和浓烈的情感,所以是很好的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