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做为传递信息、推销商品、提供劳务服务的广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倍受人重视。在目前使用的《财经专业写作》的教科书中,都少不了广告的写作。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就是在这类教科书中,要求运用的广告文字,只是着眼于商品的性质、特点、用途等等的介绍,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我认为最根本的是,广告词中要强化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这恰恰是教科书所缺少的,树立企业形象是多方面的,本文只讲“诚”、“信”、“情”三个方面。试想,消费者读了你的广告,能感到你的企业态度诚实,顾客至上,信誉第一而产生了信任,那么在生产同类商品的众多企业中,即使你“巷子深”人们也会慕名而去;在鳞次栉比的商店推销同样商品,你也可能独领风骚,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荀子 ,不仅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家 ,也是一位散文大家。再对他作品深入研讨中 ,还会发现 ,他在语言学理论的阐述上又是一位开拓者、奠基人。我们应该在语言学理论发展史上给他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生”;“咱、者”;“每、懑、们”;“行、则个、价”等为示例,从近代汉语词尾的演变探讨了近代汉语的发展演变在上承古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中所起到的桥梁和过渡功能。  相似文献   
4.
自十九世纪德国学者莱西希提出语义学,到今天尽管还不成熟,但它取得的成果以及它的一些理论、观点,对我们研究古代汉语词汇,对我们进行古代汉语词汇教学,都有很大的启发。它的启发是多方而后,本文只从“语义场”来谈谈它对古汉语词汇研究的作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德国、瑞士的语言学家,根据索绪尔开始提出的语言有聚合和组合两种关系,对语义场进行新的解释。如德国语言学家特里尔(j·trier),他认为同一概念场上,覆盖着一个词汇场。词汇场中的各个词互相连系,互相制约,每一个词的意义只能根据和它相邻近或遥遥相对的其…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比较方法 ,将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比较 ,从乐府诗反映社会风貌 ,而《古诗十九首》仅事个人身边事 ,它启示今天诗人要写出无愧时代作品 ,诗人应深入火热生活中去 ;从汉乐诗 ,与《古诗十九首》风格迥异 ,而又被继承、发展来看 ,今天诗人应向民歌学习。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明快、隐秀、形象等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了绝句艺术美 ,意在使观文者披文入情、沿波讨源、隐秀必显 ;缀文者情动辞发 ,运思有术 ,行文有度 ;并企盼对新诗创作者有所启迪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文论专著。它不仅总结了齐梁以前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而且上升到理论高度,用总结出来的文学理论,对各种体裁的文章以及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家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批评。这部“体大思精”的著作,被誉为“文苑之学、寡二少双”。但有人批评他对“风土文学”有所忽视,据笔者粗略统计,全书引用《诗经》的达95处之多,引用民间歌谣、谚语近30处。因此,关于刘勰对风土文学的态度,应做具体分析,这对全面理解刘勰的文学观,深入研究刘勰的世界观都是有所裨益的。 诚然,在《文心雕龙》里,刘勰没有设专题对它加以讨论,但在阐述文体特点,揭示文学规律,进行文学批评时,不少地方是把风土文学,尤其把《诗经》做为论据的。我们如果能振叶寻根,观 索源。把这些散见各章片断,联结在一起,很容易看出他对风土文学的观点:风土文学不仅是文学的源头,而且泽被后世,使后世有成就的作家沾溉无穷;它不仅抒发了人民的感情,而且还以它强烈的感染力,陶冶人的性情;通过它不仅可“观得失,知厚薄”,而且它的表现手法也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当然,由于时代、阶级局限,也反映出刘勰对风土文学认识上的不足与评价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8.
修辞概念最早提出是《易经·乾文言》;“修辞立其诚”修,美化修饰;辞,言辞.因此历代文章大家莫不用修辞来准确、鲜明、生动地表情达意,修辞学研究愈来愈深入,这为古今汉语修辞,用对比的方法,总结规律,提供了条件.对学习、借鉴古代修辞方法,自觉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我们写出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字形繁与简应从社会约定俗出发,以<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等国家公布的规范字形为标准.既对社会上繁体字回潮提出了异议,而且也对乱简化字现象提出了批评,并且从汉字发展史上论述了汉字演变规律并非一味从简,<汉字简化总表>的简化原则也非唯繁务去.繁与简应以国家公布的规范字形为准,使文字在新世纪更好地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