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写作是充满个性的心灵创作活动,更是学生生命体验的结果。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达,发展学生的情感体验、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让作文的原野绽满个性的花朵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尝试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切实抓好识字与写字教学,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中,面对识字课,究竟应该怎么教?是否只要让学生认识几个汉字,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大功告成”了?识字教学的任务有否主次之分?怎样的识字教学才算是比较到位与到味的呢?笔者想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在家里》一课的教学建议浅谈一点粗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学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基本性质的定位,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课堂练笔等"语用"训练的片段也随之增多。但是,目前大多数的这类练习,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失误,主要表现有三:一是游离于课文的内容情境之外,使语用练习成为课文学习  相似文献   
4.
刘耀琼 《教师》2020,(5):34-35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准确捕捉语言训练点,必须正确解读文本。解读文本要有文本意识,要融入文本特色,要深入读透文本,准确捕捉文本中蕴含的语言训练点及写法上的妙处,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以生为本,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文本的复活,是需要声情并茂的浇灌,才能让平面的字符化为真切的可知、可感、可触,有血有肉、有灵有性的世界。朗读,无疑是学生走向内在的深层的交流互融并吸取生命汁液的不二法门。《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