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乾隆时期稳定的社会局面使高宗皇帝得以继承“盛世修典”的传统,开展大规模的纂修书史活动,清代史馆渐次完善的制度与多样化的格局是保障这些活动顺利进行的制度基础。由于清朝政府进一步总结典章制度的需要,朝野上下越来越重视以“三通”为代表的典志体通史的价值,而典志体通史自身的发展也呼唤着能反映时代需要的新作的出现,最终乾隆朝先后设立续文献通考馆与三通馆,修成“清六通”,成为中国古代典志体史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四裔”是古代中国对周边族群或国家的笼统的称呼,在今天看来自然已不恰当,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称呼体现出中原地区的族群看待周边族群时常有的以自我为地理中心和文明中心的态度。这种世界秩序观对史书纂修有重要影响。乾隆朝官修《清通考·四裔考》所记包括有朝贡义务的属国和西洋互市国两类,对属国的书写凸显出清方作为宗主国的优待,以图巩固臣属关系,同时将远西各国来华求互市也描述为“输诚称贡”。《四裔考》对这两类国家的书写共同体现出清廷对中原传统世界秩序观的坚持,这种态度延缓了清廷对当时日新月异的新世界及世界关系的真正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