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语病现象是错综复杂的,但并不是不可捉摸的。人们在学习语言的实践中,发现了病句的特点——似是而非,而且越是接近正态形式(即越是“似是”)的病句越是难以识别,因而,研究病句的“似是而非”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类往往被相类似的事物所迷惑,这是认识世界所碰到的普遍现象。《吕氏春秋·疑似》中指出:“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宝剑名称)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在这里,作者列举了许多迷惑人的相似事物,告诫人们对相似的东西不要轻信。所谓“疑似”,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语法的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句子结构的分析上,这是多数同志的看法。但是怎样分析句子,在分析句子中怎样做到精要、好懂、管用,怎样使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就能学会分析句子,这确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大家都有一个愿望,就是既不增加甚至减少语法教学课时,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以便让学生腾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自然科学的有关课程。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试验,觉得以谓语为中心分析句子的方法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