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50年来,鄂温克旗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幼儿学前教育到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技术教育的既有蒙语授课,又有汉语授课,适宜于自治旗实际和民族特点的民族教育体系。1947年自治区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旗有小学8所,27个教学班,在校生443个,教职工33人。1958年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党和政府多次组织干部深入牧区,进行调查研究,制定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从人、财、物方面给予支特,以鄂温克族为主体的包括蒙古、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鄂温克族自治旗双语教育初探包瑞斌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以鄂温克族行使自治,蒙古族、达斡尔族、汉、满、回等20个兄弟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各民族由于交错杂居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需要,长期互相接触,互相学习语言。有一定数量的人,除自己的母语外,还掌握了相...  相似文献   
3.
绿毯般的内蒙古鄂温克草原,一望无际。在辽阔的草原深处,有一所学校叫北辉小学。提到这所学校的校长,当地的老百姓都会使用这样一句朴实的赞语:“她是为牧民群众办实事的热心人。”这个热心人就是全国优秀教师正月。在鄂温克旗辉苏木这片土地上,她已经默默耕耘了20多年。成长,从一名代课教师开始正月,鄂温克族,从小生在草原,长在草原。1985年10月,高中毕业的正月,回到了家乡辉苏木。辉苏木距旗所在地巴彦托海镇200多里,当时还没有公路,交通很不方便。公共汽车在“草原路”上一周只能走一次。不通邮,也不通电。那时正好又赶上牧区连年遭旱灾,…  相似文献   
4.
她是一株小草,一株扎根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小草。知识是她的土壤,孩子们是她的希望。她在生她养她的草原上默默地奉献着。  相似文献   
5.
她象一株生命力无比顽强的小草,把根深深扎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学校是她献出全部心血的地方,教育是她毕生的事业,鄂温克孩子们健康成长是她最大的希望.她在生她养她的草原上默默地奉献着,年复一年,几十年象流水一样过去,她仍在她的大草原上辛勤耕耘.  相似文献   
6.
送教上门     
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教育局把扶持薄弱校作为今后几年基础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旗所在地小学一批优质课青年教师到师资薄弱的牧区小学,走进课堂,送课下乡,送教上门。鄂温克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产业的纯牧业旗,学校分散点多,有的学校距旗所在地150多公里,不通车不通邮,中小学教学班普遍是单行班,多年来牧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合格教师分不丢留不住,身在牧区向往城镇的问题还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队伍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抓紧对教师的培训,搞传帮带活动,旗教育局针对目前牧区教师队伍结构…  相似文献   
7.
实施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牧区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性决定了素质教育实施的特殊性。针对呼伦贝尔牧区的现状与实际,笔者认为,我盟牧区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除了必须坚持国家强调的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建立新的评估体系,减轻学生负担,改革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思想以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求“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然而,当前中小学家庭教育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呢?总的感觉是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9.
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的过程中,为了使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我同负责普教工作的同志到派出所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 在查询近年来派出所立案讯问笔录的册子里,我竟看到了在学校工作期间曾主持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我愿做一支燃烧的蜡烛,去照亮草原深处孩子们的心灵。”“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要把一切献给他们。”这是乌云格日乐老师十六年来教育历程的写照。十六年来,她生活在儿童之中,为探寻儿童心灵的奥秘,进行着创造性的劳动;十六年来,她在燃烧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1986年,她从呼伦贝尔盟蒙古族师范学校毕业后,怀着美好的理想来到了鄂温克族自治旗辉河苏木小学,开始了教学生涯。她满怀了喜悦和希冀,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后因工作需要又被调到伊敏苏木中心校任教。这里的学生大多是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