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如何让学生喝了这一瓢而喜爱那浩瀚的大海?如何让学生存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认为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  相似文献   
3.
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如何让学生喝了这一瓢而喜爱那浩瀚的大海?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认为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