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融合(又称“全纳”)为导向,使每一位特殊儿童参与普通课程学习,提高学业水平,融入主流社会,是当代国际特殊教育发展主流趋势.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要求“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融合(全纳)理念的提出,虽指向传统特殊教育弊端,但真正挑战的却是整个学校教育体系.它需要一个平等、包容的学校环境,以使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适合的教育.建设平等、包容、和谐、博爱的校园,是我们的追求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批评的艺术     
学生在其学习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必然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也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作为教师,其职责决定了他要对学生缺点错误进行批评,但批评的效果往往取决于教师语言艺术的高低,因此,教师应讲究批评的艺术。一、用赞扬代替批评在批评学生之前,应真诚地赞扬他的进步,如果能巧妙地用赞扬其进步代  相似文献   
3.
劳动技能课在培智学校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通过劳动技能训练,不但能够启迪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还有助于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兴趣、良好品德、意志品性,为将来自食其力打下坚实的基础[1]。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指出:"劳动技  相似文献   
4.
特殊教育资源整合的效率问题困扰着特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以成都市青羊区特殊教育中心为例,通过梳理、提炼学校开展特奥活动的实践,探索、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家庭、社区以及专业团体共同参与的“立体交互式特殊教育资源整合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反思,以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同行的研究、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