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的自尊心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坚不可摧的民族自尊心,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尤为重要,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1989年5月,省教委颁发了在全省中小学试行中小学各科教学常规的通知,同时把中小学语文等十二科的教学常规的具体内容分发给各地参照试行。由于教学常规是省教研室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的,因此,它的试行无疑会对我省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仍有不少青年教师对此认识不足。 为了加深对教学常规的理解,我想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供青年教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婺源人。南宋著名的道学家和教育家。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泉州同安县任主簿,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他受命任江南东路南康知军(军治在今江西省星子县),第二年三月到职。他甫至南康,即着手白鹿洞书院的修复工作。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的后屏山之阳,离星子县城二十余里。此地背岭古松参天,苍郁蔽日,洞前清溪临崖,常流不息,“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君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  相似文献   
4.
庐山白鹿洞书院东碑廊有一通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由当时南康郡守董文伟所立的《白鹿洞书院教规》碑,碑文除镌刻了南宋朱熹守南康军时手订的《教规》外,还附录了《程董二先生学则》(以下简称《学则》)以及朱熹在公元1187年所书的跋文。查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修撰的《德兴县志》在《卷三九·艺文志·文征·杂著》中,首篇录了朱熹的跋文,还有《学则》十二条(自“居处必恭”至“相呼必以齿”)逐条咸有说明。  相似文献   
5.
提高家教水平的好形式──论家长函授学校卢字会家庭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工程的重要一环,在历史上原是学校教育的母体。只是后来随着社会进步,学校教育才从家庭教育中分离出来,承担了向后一代灌输道德传播知识的主要任务。但即使如此,家庭教育凭借其独特地位和优势继续向...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个正常的人而言。自尊心理是必备的。自尊心理是一种个体自我肯定、自我尊严和自我人格维护的特有心理状态。它催人上进,使人奋发。它是人类最为宝贵的心理品质之一。正由于无数具有自尊心理的人的努力,才使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得到如此辉煌的发展。也才使社会道德风尚得到如此牢固的维系。自尊心理具有四个鲜明的特征: 第一个是积极向上性。具有这种心理的学  相似文献   
7.
中等师范学校课本《教育学》(试用本)开始在全国中等师范学校中使用了。这是十分可喜的事。有了统一的教科书,就有了统一的目的要求、内容要求和考核要求。对于提高未来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提高我国小学的教育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我在使用该书的过程中,觉得自己教有所本,学生学有所本,顺当多了。但通读了全书内容,又觉得书中若干提法似有不妥。抱着对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儒家经典《礼记》的四十九篇文章中有一篇独立的《学记》。全文不长,二十个自然段,总计文字仅一千二百二十五个。然而,言简意赅,其含义深宏博大。《学记》作者集我国战国前教育之大成,总结了教育实践成败的经验教训,并提升到了科学概括的高度。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原则、教学方法、学校管理,乃至学习要诀、教师要求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统而精辟的论述。这篇教育专著反映了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教育水平,代表了我国那时的教育学者的教育思想。我们把当时中外教育状况进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