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诗所编《皖雅初集》作为一部地方诗歌总集,所收诗篇在时间上贯穿清代,范围上总括全皖,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清代安徽文学的地域发展格局。文学的地域特质,不仅受其自然、人文环境的影响,还与地域紧密相关的宗族特征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此该书在编辑过程中,既注意梳理区分宗族关系,重视宗族迁移的源流,同时又有意识地保存文学趣尚的多样化阶层与群体特色。地域、宗族、社群三者密切关联,成为统一的文学整体。  相似文献   
2.
发生于道光三年(1823)的"癸未大水"是清代由盛转衰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灾害事件.晚清文人以"癸未大水"为代表题材所创作的灾患题材诗歌,聚焦天灾祸患及赈济救援等内容,可从多重向度去关注与理解其意义.阐述其诗歌叙事策略,可清晰看出文学记录事件的独到方式;分析其灾难美学书写,可发掘灾患诗歌独有的艺术特色;从文学与权力的关系角...  相似文献   
3.
时下在许多老百姓中有句口头禅:吃方便面、打面的、看“东方时空”。可见,“东方时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需要。它的魅力何在?有人评论说,它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的确,山东一农民蹬三轮车带老母游北京,一个五岁的幼儿园小朋友成了架子鼓鼓手,昆明城郊新一代卖花姑娘的苦与乐,一个不愿回城现如今仍在新疆务农的下乡女知青的选择,几个坝上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受“希望工程”之惠应邀到北京游览的内心感受……。 编导将这些人物不动声色地推到观众面前,将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真像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4.
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人历来认为人类是主人,自然应该做奴隶,人要与天斗,与地斗,从而征服自然。因此,曾几何时,我们把人类要征服自然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并且在这种思想下干出了种种蠢事。就以长江上游为例,在一百年的时间里,长江上游的原始森林被砍伐了百分之八十,伐木甚至成了很多地方的支柱性产业。武汉在几十年前,还拥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湖泊,如今这些湖泊只剩下十几个,其余的全被填掉了造田建屋,于是我们受到了自然的惩罚,特大洪灾毁了我们的在强行掠取的本属于它的领域里所建造的家园,它以一次又一次的洪峰警示我们:人类征服自然论…  相似文献   
5.
陈世镕是道咸时期皖诗名家,他将自己诗学观念与地域文化的认知映射到其编纂的《皖江三家诗钞》中。《皖江三家诗钞》辑录汪之顺、余鹏年(附余鹏翀)、江尔维诗作,三家各自的别集存世情况与入选原因各有不同,被构建成为一个地域诗歌体派。怀宁当地闲淡自适又相对质实的地域文化风气对“皖江三家”诗风形成与诗名传播起到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