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给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能强化其学生学习需求的形成.针对低年级学生主要表现的百分目标动机、教师评价动机和学习乐趣动机等成就动机,可以采取在合作与探究中体验成功;在赏识和激励中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2.
需求是个体行为产生的原动力,是行为动机形成的基础。学习需求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学习上的缺失或不平衡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往往是短期或超短期行为,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促使其得以维持。本文总结了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三条保持学生学习内在需求的教学策略:创设生活情境,利用生活经验,回归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3.
集体备课,一般是指校内或校际同年级、同学科老师之间,在独立备课后相互交流与研讨的教学活动。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开展有效的研讨活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入,集体备课这一备课模式得到了许多教  相似文献   
4.
人们都说,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严密逻辑和应用广泛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实际生活讲数学,联系实际情况讲数学,把生活中的经验数学化,数学中的问题生活化。平时,更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数学这一学科的趣味性。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只有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来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