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的名称,在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多数人都把它称为“动词条件式的词缀”。在有些语法教科书中,给它下过这样的定义:“在动词的词干后,分别加表示行为、动作的实现与否,具有一种条件关系。”或者先说明:“表示行为、动作实现与完成的条件的动词形式,称为动词条件式”,然后再谈它的构成形式是在动词词干后分别加,还列举了下面这样一些例句。  相似文献   
2.
现代维吾尔语长元音探索叶少钧如何阐述现代维吾尔语的长元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据我们初步的探索,觉得要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既要了解古代维吾尔语和近代维吾尔语里的元音情况,更要了解十一世纪后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对维吾尔语的影响。这方面我们很贫乏。比方说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操突厥语的民族有七个: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和裕固。总人口约六百多万(1957年)。维吾尔族人口五百多万,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维吾尔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大约在公元八世纪就有了本民族的文字,使用过的文字有突厥文、回鹘文和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一九五九年进行文字改革,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方案,一九六四年国务院批准推行新维吾尔文。维吾尔语跟同语族的许多语言比  相似文献   
4.
动词这时期维吾尔语中的动名词、形动词、副词和现代维吾尔语基本上是一样的。它们之间的差别只是使用的词缀上有些不同。1、动名词这时期的动名词使用"maq/mk",以"结尾的动名词很少遇到。例如:hnoziltla。,itjm。kerdi"至今记的本还是喝汤。"在以"-maq/-m。k"结尾的动名词后附加"-liq/-fib"的情况也广泛使用。例如:basaraIaptulayZm。klikk。kirdim"我穿过国于摘桃子。"/turmajinta。pltdamapoaqq。badurarzujumkpeJumupat佃un小店tin叭LLk。badurarzuNm"我愿在山路上不停地走,我愿转眼之间到达国的地。"有些著作中一maq/…  相似文献   
5.
从语音看柯尔克孜语的特点叶少钧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之一,由于他们在漫长的历史中,以游牧为主,居住在边远的地区,很少和外间接融,因而他们的语言较多地保留了古突厥语特有的特点,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和其它突厥语相比都有不少差别。但经过分...  相似文献   
6.
《察合台语》是十五世纪到二十世纪初使用的古典书面语。这种书面语分布的地域是相当广的,从我国新疆一直到中亚。《察合台语》一方面是以河中地区、霍拉桑和新疆居民的活的突厥语为基础的,另一方面是以黑汗王朝古典维吾尔文学传统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察合台语》是在黑汗王朝书面突厥语和花刺子模书面突厥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包含有黑汗王朝古典维吾尔语的某些特点和十三世纪到十四世纪金帐汗国花刺子模文学的乌古斯—克普恰克语的语言成分。其次,  相似文献   
7.
古代维吾尔人民,在历史上曾使用过多种文字,但作为民族文字的形式只有三种;突厥如尼文、回鹘文、阿拉伯文字母。用这些文字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记载和保存了大量有关社会、历史、经济、医学、语言等方面的文献。十一世纪中叶的《突厥语大辞典》就是其中之一。《突厥语大辞典》(以下简称《辞典》)足我国维吾尔族著名学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于1072年——1074年在巴格达编写的用阿拉伯语解释突厥语的辞书。这部《辞典》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对当时突厥诸部落人民的生活、风俗等方面作了详细记述,而且对诸部落人民的语言和口头文学也作了极为详细的记迎。这不仅给研究维吾尔族人民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而且也给研究维吾尔族人民的语言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维吾尔语按其语言的语法形态和特点是属于最有代表性的粘着语范例,也就是说,它的绝大部分语法形式是利用词根加具有语法意义的词缀来实现的。这个基本特点是古今维吾尔语语法所共有的,是维吾尔语语法稳固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古代维吾尔语语法是现代维吾尔语语法发展的基础,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维吾尔语语法。我们研究十一世纪维吾尔语语法的  相似文献   
9.
维吾尔族是我国各民族大家庭中较古老的民族之一。汉文史籍称之为:袁纥、韦纥、乌护、乌纥、回纥、回鹘、畏兀儿。这些称谓都是“ujur”在不同时代的音译。维吾尔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八、九世纪就有用突厥文镌刻的文物,如《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简称“葛勒可汗碑”或“磨延啜碑”)、《九姓回纥可汗碑》和《苏吉碑》等,十世纪以后,维吾尔族人民的文化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它不仅在维吾尔族的历史上放出夺目的光彩,即在整个亚洲文化史上也是一个新的表现。这一时期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突厥语大辞典》是我国十一世纪维吾尔族著名学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于公元1072—1074年编纂的。这部辞书为研究突厥语言、历史、地理、民间文学等方面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为了纪念这部“辞典”成书九一○周年,我们特组织了下面几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