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省思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 省思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不够准确,教学中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出现了许多“浮华”现象,势必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学习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操作实践、调查研究、搜集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等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真正乐于探究、善于探究、有效探究,笔者认为应努力创造以下条件,切实增强探究性学习的效果。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探究欲是人的内在情感表现,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想不想”,“想”的程度如何,探究欲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探究的原动力强度。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问题能够穷追不舍,有一种不解谜团不能止其“渴”的愿望。如一位教师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在学生熟读课文,充发把握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合力的语文课程,主张模糊学科界限,提倡学科间的整合。由于对这一理念认识不清,把握不当,于是小学语文课堂上出现了唱、跳、画、演等学习活动。一些教师认为只要这样做了,才能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学科整合,方是新课程改革。这里就两位教师执教《四季》的片段,谈谈学科整  相似文献   
5.
如何保证语文课堂教学不流于形式的“浮华”,这需要教师扎扎实实地作好教学的前期准备并恰当地应用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6.
教学中,我们的一些老师只顾按照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去展示教学流程,不够耐心地关注教学中的有效生成,致使一些好端端的生成性话题夭折于教学的草率收场之中。这里提供几则教学案例与老师们共同赏析,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教学等待艺术,赢得教学的精彩生成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浮华”现象,应引起我们关注与思考。现象一:“我喜欢,我选择”——肢解课文要不得【课堂聚焦】课改研讨会上,听了一节课改示范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材——《乌鸦喝水》,教学流程大体如下: 1.默写生字并检查初读课文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为什么要构建阅读教学“大问题“张西海先生在《如果让语文老师去放牛》一文中写道:如果让一位语文老师去放牛,他会拔起一根青草,向着牛群不停地发话:  相似文献   
9.
我的一位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2004年元月16日中午,他下班刚到家,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情绪十分低落且流着泪向他说:“爸爸,你说老师这样做公平吗?我自认为这学期很努力,各方面进步都很大,学科综合成绩无论是期中还是期末都是班里前几名。班级开展的“追星”活动,全学期我总计  相似文献   
10.
案例在本市小学体育教师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一堂课题为《小兔子学本领》的体育课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教师将投掷内容的教学,通过“小兔子”与“大灰狼”冲突的活动为主线展开,体育课成为孩子们寓教于乐的情景活动过程。“大灰狼”抓“小兔子”(躲闪游戏):游戏开始,体育老师给学生们带上了标明“大灰狼”与“小兔子”的头饰,给学生讲明“大灰狼”是凶狠的动物,要求学生们遇到“大灰狼”必须迅速躲避。游戏在半块篮球场地上展开。几个戴着“大灰狼”头饰的学生迅速扑向“小兔子”,被抓住的“小兔子”成为“大灰狼”的猎物,必须退出游戏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