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案例叙述(一)案例背景今天是一年级家长开放日,家长们早早地来到了美术教室,等候自己的孩子来专用教室上课。随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到美术教室,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已经来了,特别高兴。(二)案例经过今天美术课的内容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册教材中的《热带鱼乐园》。课一开始,“潜海姑娘”带着大家欣赏了海底世界里的热带鱼。热带鱼的形状千奇百怪,有三角形的、椭圆形的、长方形的等等。每条热带鱼都色彩鲜艳。随后,“潜海姑娘”邀请大家去参加海底世界的时装舞会。小朋友们一听说要随“潜海姑娘”去参加时装舞会,心里甭提有多开心。可…  相似文献   
2.
剪纸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美术形式,它起源于汉,盛行于唐。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小学剪纸教学如何体现美术教育民族特点的原则,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素质呢? 一、从剪纸的形式认识朴实的审美观 剪纸的形式有对称和不对称剪纸。对称剪纸是用对折剪的方法剪成,纹样成双成对,也有纹样多次重复排列的。如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第八册中,集中编排了剪纸教材,其中《花篮的花儿香》、《青蛙叫g)R呗》、《穿裙子的女孩》等许多课都是采用对称剪纸的方法。课堂上,教师需要做好演…  相似文献   
3.
手形的联想     
一、教学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索角度,以尊重鼓励、民主平等的学习方式进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美术教学中,运用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国画题材,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师确立了童玩游戏类国画的教学内容和框架,从"走近中国古代人物画""写生人物""创作童玩系列国画""我的国画展览了"四个板块确定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历经"赏中思""玩中忆""画中探""评中议"的学习过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挖掘生活题材,用墨色、画笔创作出一系列以"童玩·游戏"为主题的作品,其美术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6.
美术新课改深入实验的今天,我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示范"问题作了大量的观察比较,发现我们过去的美术教学比较突出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按部就班地接受教师的美术教导,自我的体验比较少.新课程实验以后,大家认识到教师把得太牢的示范教学,约束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认为示范教学需要改进,但是大家一时不知道如何改进,正是这种急切的改进又无法找到出路的矛盾心理,使我们的美术教学在教师示范这个环节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活动性作业的设计1.课堂活动性作业的设计《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我们不仅可通过美术静态作业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结果,而且更需要注重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教师在设计美术课堂活动性作业时必须依据上述理念。通过实践,我看到在实验教材中很多课题本身就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活动性作业,如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册实验教材《滚动乐园》这一课,从课题《滚动乐园》我们能看出: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玩一玩会滚动物体的活…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生活中要使用很多的物质材料,同时要丢弃很多的物质材料,这是一个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平时路过一些垃圾箱,就可以见到“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种。我们能想象那些“可回收”的废旧物质,是可以继续利用的,可再生的。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理念创造教育的综合原理、移植和分离原理告诉我们:对于学生的创造素质必须综合培养才能奏效,单打一的训练思维和技能都难以成功。因此,在儿童美术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达不同的创造观念。妙用艺术通感,使儿童从不同角度认识表现客体,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而艺术通感是指从一种感觉的反应到另一种感觉的反应的直接转移。抽象主义画派的代表康定斯基这样解释:“到心灵的通路是那么直接,心灵本身又是那么敏感,所以任何感受到的印象都直接通向心灵,又从那里直接通向其他感觉器官。”所以,艺术通感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生活中要使用很多的物质材料,同时要丢弃很多的物质材料,这是一个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平时路过一些垃圾箱,就可以见到“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种。我们能想象那些“可回收”的废旧物质,是可以继续利用的,可再生的。那么,从小学生的角度,从美术教育这个领域出发,我们该如何来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呢?我们知道,当今的美术领域,画种的类别界定被淡化了,绘制的方法被综合了,出现了许多新的边缘美术种类。同时美术教育材料和形式也在不断改革,材料的“专用”概念越来越模糊。当今的教材中拓宽了材料的概念,如瓶盖、钮扣、毛线、塑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