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应科学定位,构建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从理论知识的学历本位向着重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训练转变,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从"千人一面"的精英化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向多规格、个性化、多文化的大众化教育质量观转变。  相似文献   
2.
构建民办普通高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东方学院的办学经验,对民办高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做了探索。文章在构建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紧密衔接的体系,建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育向多规格、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转变等方面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即将到来,知识经济已实见端倪。党中央把握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指明了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第三次全教会的召开给教育工作,尤其是高等教育工作带来了又一个春天。抓住机遇,全面规划,加快发展,创造性地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高校适应21世纪教育、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当今的高等教育改革正从办学体制、内部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教学内容各个层次展开,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也具有了新的内涵:1以教育观念为先导的现代化;2…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东方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从学科本位向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转变,构建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结构体系;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从专业知识的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需求转变,建立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从理论知识的学历本位向着重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训练转变,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从"千人一面"的精英化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向多规格、个性化、多文化的大众化教育质量观转变,为提高学生的成才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大学作为综合类院校在新一轮本科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实施了“五个工程”,即“读书工程”、“创新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因材施教、分流教学工程”、“532工程”,并将其作为素质教育体系的基础和基本运行机制,以达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建立有效机制 培养创新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方位推进,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在已有的改革实践基础上,我校将更加注重学生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给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特别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入手,积极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要素,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建立有效机制,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基本保障。我校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三级组织保障体系。在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教务处…  相似文献   
7.
创新课程体系与大学生就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东方学院经过18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创建了一套与学院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破知识本位,创新课程体系,努力把人才培养的重心从知识系统化转移到能力系统化上来。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为构建民办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发展战略思考吕其诚朱振林值此世纪之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奔涌而来,高等教育既有“弄潮”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有人说,教育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最后一块堡垒。但近年来全国高等教育战线深化改革的现实已表明,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