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如今,在语文课堂上听到琅琅读书声让人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回归,特别是指导得法、层层深入的朗读更是令人荡气回肠。在新课程改革之前,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度忽视了朗读,只注重死板机械地分析课文,生搬硬套地理解内容。学生读得太少了,那种理解停留在了词句的表面,停留在了教参的标准答案上。在课改春风吹遍全国的时候,语文课堂掀起了读书的热潮。如果哪位教师安排默读十分钟课文,准会在评课时被扣上"课堂气氛不活跃"的帽子。其实,提倡课堂要有读书声是真知灼见,本人十分赞同。但是,如果只是"有声语言"在课堂上响起,而忽略了另外一种读——默读,那就是在"跟风""走极端",是不值得效仿的。教师钻研教材,主要靠反复默读,为什么学生学习课文却不让他们默读?没有潜心的默读,能静静思考吗?能发现疑问吗?能综合归纳吗?能自得自悟吗?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是决不能轻视默读的,加强默读训练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