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预防的角度,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泉州师专体育系学生运动创伤发生率、病因及危险因素,以及寻找预防或减少创伤的措施。对112名学生(18—23岁)在校学习期间创伤情况的调查显示,创伤发生率为1.01次/人/1000课时;创伤分布以下肢为主(77.5%),尤以踝关节(39.13%)占首位;创伤类型是韧带扭伤(72.82%)>碰撞伤(9.78%)>肌肉拉伤(7.6%)>骨折/脱位(5.43%)。通过对创伤病因及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创建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审视现代健康观与健康决定因素的基础上,研究认为:社会环境深刻影响个人行为及生活方式,并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体育不是学生体质健康的权威;把握健康因素,和谐发展学校体育.提出创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实现"终身体育"目标:实现"终身体育"应以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为核心;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策略;阐述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内容构成和组织功能构成;分析介绍了PRECEDE-PROCEED理论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少年运动员超等长训练与跳跃素质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突破研究对象的理论禁忌 ,探索少年运动员超等长训练与运动素质、运动成绩等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1、超等长训练对提高肌肉非超等长收缩能力没有显著作用 ;2、少年运动员进行超等长训练对提高弹跳能力和运动成绩效果显著 ,且高于传统力量训练方法 ;3、实验中未出现不良反映和运动损伤 ,少年运动员可以进行超等长训练建 议 :1、少年运动员 ,尤其是跳跃少年运动员应积极进行超等长训练 ,以便最有效的提高跳跃专项素质 ;2、建议全面、深入的进行少年超等长训练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跨栏跑采用完整教学法进行教学,经实验证明完整教学法效果优于分解教学法  相似文献   
5.
助跑的速度是构成跳远起跳初速度的条件,实验证明,提高助跑速度可促使跳远成绩的提高(相关系数r= 0.93,p< 0.01),本研究认为,助跑技术、节奏感、速度感是影响助跑速度的主要因素,采用相应手段训练这三方面的能力对提高跳远助跑速度有显著作用(p< 0.01),建议少年跳远运动员加强助跑技术、节奏感、速度感训练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与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调查闽南5所高校的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人手,对近年来福建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改革成果作出初步评价,结果:现行体育教学内容、形式、方法不受欢迎,与大学生的意愿差距大;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未被认同。建议:把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重要依据,提高其实效性;加强体育课内容、形式、方法与体育生活的联系,使体育课程成为大学生所喜爱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跳远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成因与恢复手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跳远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成因入手,阐述了跳远训练、竞赛中心理疲劳对跳远运动员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跳远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献资料和随机问卷调查法,了解闽南五所高校的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对福建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作出初步评价,结果:现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满足不了大学生的体育多元化的需求;大学生体育认知较高,体育课程模式应从培养锻炼项目和锻炼习惯,向着娱乐身心的方向发展,成为一种综合的、多元化的体育教育形式;注重渲染校园体育化,使得体育成为校园的一个环境,一种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我国综合性大学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一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构建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以别于体育学院和师范院校体育系.要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加强教学和实践的融合,办出自己的教育特色,以适应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茜草提取物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的机理,为茜草提取物作为运动补剂提供实验依据.利用AC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光光度计等,测定了运动训练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血糖(Glu)浓度、血红蛋白(Hb)、血清尿素(BU)、和肌肝糖原含量.结果表明:茜草提取物可保护重要器官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增加肌肝糖原的含量;可明显延缓大鼠运动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