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自《数学课程标准》颁布以来,“算法多样化”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热点议题之一。最初,争论的焦点在:算法是否应该提倡多样化?提倡多样化后还需不需要再优化?这两个问题,经过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教育专家的反复论证,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之后,讨论的焦点便集中于:多样化的算法何时优化,怎样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研讨,现在教育界就此问题达成的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应视思维层次而定。不同思维层次的算法应该提倡优化,而且必须优化;同一思维层次的算法,不可能优化也无需优化。同一思维层次的算法就无需优化?对此,笔者不以为然。下面结合《异分母…  相似文献   
2.
[背景]最近笔者连续听了两节"倒数"的教研课,在最后的综合练习中,都出现了类似"因为0.25×4=1,所以0.25和1互为倒数"的判断题。出人意料的是两个班105名学生,居然有74名学生的判断发生了错误,错误率高达70%。其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如果学生的认知基础已经达到课前就知道探究结论的程度,那么教师再来创设情景,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过程,推导探究结论,不仅调动不起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如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语法书中 ,短语类型的划分很不统一 ,有些按短语内部结构 ,有些按短语的语法功能等来划分 ,这便带来许多弊端。本文认为 ,对短语类型的划分 ,应以结构关系为主 ,将语法功能类列表归入对应表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充分说明了“探究性学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对此非常重视,课堂上尽量避免讲授,力争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然而“,探究式学习”是否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呢?我们暂且不下结论,先来看以下教学案例:《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出示一组分数:21、34、65、85、314、290、232、570。要求:(1)根据分数与除法…  相似文献   
6.
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地勘经济的需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重点是青年,而青年人才成长进步的关键在于环境的优化。本文结合实际,从全面营造和优化环境的角度,介绍了该队建设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的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7.
一、思考 在“统计”领域,怎样才能把握住学生的认知起点和知识远点(后续的相关知识),实施有效教学?笔者以为,根据“统计”教学内容的特征,采用“先理后教”的策略更为适合。“先理后教”,望文生义就是“先梳理后教学”。怎样做到先梳理后教学呢?笔者就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为例,阐述自己的具体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8.
<正>比例是重要的数学概念,在人教版《数学》中,这个概念被安排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它是学生在六年级上册认识“比”之后学习的一个与其密切相关的数学概念。教材中对比例的概念建构设置了三个有进阶的课时内容。第一课时是“比例的意义”,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操场上和教室里两面大小不同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进行探究,发现某些比的比值相等。  相似文献   
9.
<正>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心理学上说,所谓的概念,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反映。如果对概念的这个定义作进一步追问,就会衍生出两个关键性问题:第一,什么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第二,人脑是如何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