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畲族族源问题讨论展开以来,已初步形成越人后裔说;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的武陵蛮说;以及“南蛮”中的一支说。近见施联朱先生《畲族来源与迁徙》一文,进一步阐述畲、瑶同源于武陵蛮的主张,这使畲族族源讨论又前进了一步。但笔者对于施先生根据其引证的资料所作的结论,尚难苟同。畲族与武陵蛮在其民族形成的历史上迄今尚找不出任何亲缘关系,说它们各是“南蛮”中的一支则可,把“南蛮”中的“武陵蛮”硬说成是畲族的族源,则未免缺乏必要的根据。  相似文献   
2.
解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采用的是苏联模式,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在指令性计划下安排企业的生产和流通.所以国营企业的领导者基本上行使了行政管理的职能,形不成群体的市场经营意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鼓舞下,广大农村首先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一些地方的农民自愿集资兴办乡镇企业,他  相似文献   
3.
略论徐霞客的历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依据徐霞客西南考察的记载,阐述其维护祖国疆域统一完整和关心社会生活安定的一贯认识和立场,从中亦可看出徐霞客臧否人物评论史事的标准,从而肯定了徐霞客作为伟大爱国者和科学家的爱国史观和进步史观。  相似文献   
4.
盛宣怀传略     
盛宣怀(1844—1916年),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早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便参与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搞实业的头面人物。由于他集官、商于一身,成了清末办洋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又因他所办洋务实业,比之其他搞洋务实业的人物成绩显著,故被人们公认为洋务界的实业领袖。 盛宣怀出身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盛康,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进士,与同年乡试恩科举人李鸿章有八拜之交。盛宣怀二十七岁时,以世侄之谊投身李鸿章幕下工作。由于他头脑机灵,办事千练,深得李鸿章的器重。时太平天国已经失败,清政府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官僚,便开始搞洋务以图强,盛宣怀因此也跻身其中。在李鸿章的提携下,事业蒸蒸日上。从他搞洋务三十余年间,虽几经沉浮,但其所搞实业都获成功,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几项。 (一)参予创办并长期主持轮船招商局,发展近代航运事业。  相似文献   
5.
郑和与徐霞客是明代后期的两大伟人,通过两人成才和业绩的比较,使人们看到他们能在不同条件下成才的同时,又看到他们所具有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崇高品格以及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6.
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一生曾五度入闽,三至漳州。临武夷观九曲之溪,登浮盖寻龙洞之险,莅兴化祈梦鲤湖之畔。求翰墨于闽中,探族叔于漳州,访挚友于漳浦。其行踪北始崇安、浦城,南尽漳浦之滨,东达兴化之湾。若当时没有频频盗警,他的游踪也许会踏遍闽地的山山水水。对此,人们不禁会问,徐霞客为何对闽地如此情有独钟?答案只有从他在闽地的活动中去找。这些活动,正是他情之所系。本文就此作一粗浅的探讨,不当之处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京杭大运河是古代开凿的黄金水道 ,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产物 ,是中国人民用水的伟大创举。可是 ,由于咸丰五年 (1 85 5年 )黄河改道北徙 ,造成了北方运河的千里断航。从此 ,多少有识之士为争取大运河全线通航奔走呼号 ,并做了大量的工作 ,特别是解放以后政府对大运河进行疏浚治理 ,保证了南方大运河的通航 ,也部分改善了北方大运河断水现状 ,但通航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为了编写好大运河史 ,大运河史编委会组织对济宁以北大运河的实地考察 ,从而对北方被淤塞的河段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觉得大运河的通航不是简单的疏淤和水…  相似文献   
8.
《史记》用历史人物自己的语言表情达意 ,由历史向文学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9.
徐霞客的母亲王氏,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被湮没了的伟大女性.她在培育儿子成为奇才、保存古代碑刻、发展纺纱织布等方面,都有过卓越的贡献,其人品、事业,足以彪炳千秋.一、心胸豁达,见识卓异的妇女徐母王氏,生子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卒子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是一位名字不详的普通妇女.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徐霞客的父亲徐豫庵在家乡江阴马镇冶方  相似文献   
10.
清末洋务运动的实业界领袖,邮传部大臣盛宣怀死后葬在何处?史籍不见记载,研究他的学者也没有提过。92年苏州留园修了一个盛宣怀墓,人们自然认为盛宣怀葬于苏州。92年5月19日我们在《徐霞客与江苏》一书的组稿会上,有人向我谈到地理学家王维屏教授在他1932年所写的《徐霞客之故乡》①一文中提到盛宣怀墓就在徐霞客墓旁。当时,我感到很惊奇,也觉得很可疑,认为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历史人物,怎么会葬在一起?可是转而一想,认为王维屏教授治学严谨,且熟悉当地乡情,当不会讹传。搞清楚盛宣怀墓地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历史课题,有必要进行调查落实。 关于盛宣怀墓的考证调查,先后得到了无锡市副市长张怀西(现江苏省副省长)和江阴市文化局长薛仲良同志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无锡市文管会和马镇党委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半年多的赴上海,走常州查阅资料和访问,终于证实了盛宣怀墓确实在当时的徐霞客墓以西二华里地方。它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