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唐代诗学成就斐然。诗歌批评领域,传承并凸显了一种“感悟式批评”的品诗方法。梳理“感悟式批评”的表现,进而分析其利与弊,在中西诗学比较的视野下,以期实现其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2.
正如一切文艺理论都有着一个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的问题一样,中国女性主义诗学,也不例外。“激进”,是中国女性主义诗学(文艺理论)在20世纪的主流价值取向。考察其原因,外因是“激进女性主义”的持续影响;内因是颠覆男权专制时代的需要。表现形式上:一是革命历史题材中的单性叙事;二是驱逐男性的主题提炼;三是肉身写作的形式运用。通过这些横向、共时、纵向、历时的梳理,以期预示中国女性主义诗学“激进”过后的“困惑与茫然”,及其“困惑与茫然”之后必然的价值转型。  相似文献   
3.
4.
顺着对20世纪中国女性主义诗学价值取向反思的逻辑理路,沿着对理论本身进行批判、反思与建构的致思方向,不难看出:中国女性主义诗学,在21世纪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了"从激进走向平和"的价值转型。从三个层面来重点探析这种价值转型的原因,可为21世纪中国女性主义诗学"本土化"、"学科化"的真正实现,提供些许有益的启示和必要的参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