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认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两句话突出地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唤起和利用学生的兴趣,并使之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从而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去学习,去领会。下面以《九义》教材小语第二册第25课《明明上学》为例,谈谈此文的教学是怎样渗透愉快教学法的。 《明明上学》一篇是看图学文。讲明明在上学的路上捉蛐蚰但没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怎样改进教法呢?大纲强调: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宇.根据大纲的精神,我们就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谈几点见解.一、创造语言环境识字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的编排,几乎每一生字词都配有一幅图画,也就意味着识字先识图,从图中引出语言,再从语言中引出生字.怎样识图呢?首先应从低幼衔接,注重发展语言.儿童在人学以前,尽管大部分不识字或识字量很少,但口头语言已有相当的基础,一般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是最基本的语言环境.如学“山”字时,先引导学生看图,再提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山)你们平常能看到山吗?都有些什么山?(经常看到山,有大山、小山,有青山、土山、石山,一座连着一座.)学生的回答就是新创造的语言环境.此时,教师就应借助这个语言环引导学生学习“山”字.重点是字形,难点是字音“sh(?)n”,翘舌音对广东人来说比较难掌握.字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