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适应以搞活企业为巾心的城市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同时,也为了改革多年来形成的不合理价格体系创造条件,国家允许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后所超产的生产资料,可以在国家定价的基础上,在规定的幅度内实行加价自销。因而,目前我国同一生产资料有两种价格,即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从三年多实践来看,计划外开放部分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1994年我国相继出台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等多项重大改革。从总体上看,全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势头很好,国民经济处于持续、快速、健康的成长之中。 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通货膨胀严峻,物价涨幅过猛。解决好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为了有效地抑制物价涨幅过猛,必须对当前物价走势、水平及其特点和造成物价涨幅过猛的各种原因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劳动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着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近三年来,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安置了大量的人员就业,对促进安定团结和改善人民生活起了很好的作用。今后我国仍然有大量待业劳动力需要安排,这是向四个现代化进军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我国城镇存在的大量待业问题与资本主义失业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必然现象,而是由于种种原因和工作指导失误造成的。我们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相似文献   
4.
物资流通必须讲求经济效益,这是物资部门劳动性质所决定的。物资劳动是物资部门的劳动者为完成物资流通过程所支出的劳动。例如,物资的运输、保管、整顿、包装以及其他补充加工等方面所支出的劳动,是完成物资的使用价值运动过程所耗费的劳动,它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所支出的劳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必要劳动。它虽然不创造产品的使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系统地论述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阐明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指导作用。《决议》是一个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决议》阐述了在过渡时期中,党和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引导象汪洋大海一样的小农经济走上了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实现了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农业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  相似文献   
6.
赵紫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改革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发展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务市场,发行债券、股票,都是伴随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出现的,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党中  相似文献   
7.
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今后二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为了顺利地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善于分析自己的国情和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个国家的国情是由经济、政治、文化、资源、人口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人口状况居于重要地位。正如陈云同志指出,“我们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中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可是近年来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严重。本文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成因及其危害性作深入的剖析,并提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首先应根据党的十五大报告精神,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速推进国有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其次,要抓好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建立健全资产登记和使用制度。第三,实行产权界定,明确产权归属。第四,组建产权交易中心,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第五,建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第六,制定国有资产经营和管理法规。第七,对国有资产履行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9.
物价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经济生活,关系到人民的安定团结。合理的物价是保障城乡商品经济顺利发展,促进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合理化,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促进四个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条件和基础。近年来,我省物价波动较大,从1982年以来上涨幅度跃居全国之冠。其原因是多方  相似文献   
10.
一、我省城镇人口比重上升缓慢,农村存在着大量的过剩人口根据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三十多年来,福建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缓慢,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