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拓展课。【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认识古罗马基本数字1.回顾学过的阿拉伯数字。师:我们现在学的数字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生:阿拉伯数字。师:现在,全世界都在使用阿拉伯数字。其实,在很久以前,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记录方式。看,走来了一位古罗马人。  相似文献   
2.
<正>《曹冲称象的故事》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的教学内容,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中的主题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曹冲称象的故事”的教学要求是: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形成问题意识,理解等量的等量相等。那么,如何开展这一主题活动学习,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发展推理意识呢?特级教师俞正强依托曹冲称象的故事,结合生活素材,让学生经历深度思辨的过程。用数学的眼光发现曹冲称象中蕴含的道理,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同时,激发学生的思辨潜质,体会转化思想,感悟数学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3.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学生量感的培养离不开测量单位的教学,其中长度单位是一个重要的知识内容。针对学生度量意识缺少、课堂测量活动缺失、教材整体建构缺乏等问题,在“长度单位”单元教学中提出培养学生量感的策略:经历“量”的活动,积累具身体验,发展度量意识;体会“量”的比较,发展推理意识,提高估测意识与能力;建构“量”的勾连,形成结构化知识,实现迁移与关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