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周叶梅  王爱红 《教师》2014,(34):95-95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在高中的教学中必须开设一门自己的课程,笔者担任了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这一主题的研究,在参考了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设了自己的校本课程,主要是利用自己身边的人文及其环境,充分发掘当地的风俗及历史,让学生们能够参与这个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最终得出校本课程的案例,使其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科学的迅速发展,环保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环境教育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和充实。地理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涉及到环境教育的内容.根据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现有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中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王爱红  周叶梅 《教师》2013,(33):106-106
新课程的要求是要让学生能够经过不断的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并且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目标,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周叶梅 《新课程研究》2007,(8):55-56,54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前后联系。"土壤"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单元的第七节,陆地环境的主要组成有岩石、水体、大气、生物和土壤,而在本单元的前六节已经学习了岩石、水、大气、生物这四个要素,土壤是陆地环境的最后一个组成要素。土壤处在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四大圈层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