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周国凤 《辽宁教育》2003,(1):121-12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68-7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正确应用.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及良好的情感体验. 3.通过探索、猜测、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及抽象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2.
周国凤 《中小学电教》2011,(12):153-153
细数自己担任小学教师的年数,已有22个年头了。工作那天,也是我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开始。二十多个春秋,从最初学校毕业时的年少青春到现如今的已过不惑之年.这其中该有多少故事、多少人物。令自己难以忘却、一吐为快啊!现撷取往日工作生活中的几个片断,让自己回到过去,重温那份温暖与美好。  相似文献   
3.
周国凤 《辽宁教育》2003,(2):121-12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68-7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正确应用.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及良好的情感体验.   3.通过探索、猜测、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及抽象概括能力.   ……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68-7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正确应用。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及良好的情感体验。3.通过探索、猜测、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及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过程。教学难点抽象概括乘法分配律。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一)生活事例,初明道理。1.师:学校要给各班换几套桌椅:(1)四年一班换4套(电脑出示4套桌椅及单价),请你帮助教师算一算这4套…  相似文献   
5.
《论语》蕴含着后世其他文体如赋、戏剧、小说的萌芽,一些篇章已具有这些文体的部分特点.其绘形状貌、叙事写人的艺术为后世这些文体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文体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