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抽丝剥茧的分析,康德发现,普通人类的理性能够在日常行为中找到规定他“应该做什么”的根据或法则,康德将其称为普通理性的道德知识。在这一分析中,康德全面分析了行为与义务、爱好的关系,并指出一个普遍必然的道德的行为,不可能同时出于义务和出于爱好。并且当一个义务要求的行为出于义务,该行为即具有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者周恩荣.竞赛中常遇到一些构思精巧的平面几何题,用综合法或解析法解证时,又往往发生障碍或困难,这时如能灵活运用正、余弦定理常可奏效.本文论及的正是这类问题,文中运用正、余弦定理巧妙地解决了几道几何难题.  相似文献   
3.
黄宗羲的学术史方法论成熟于其学术与思想活动的过程之中。他的学术史方法体系有两个核心观念,即学脉和宗旨。黄宗羲继承并发展了已往具有学术史性质的作中的同类概念,因而才成就了黄宗羲在中国传统学术史土的地位。黄宗羲之有此学术史方法体系有其社会和个人根源,此种方法对于今日中国哲学史学科发展仍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假想的伦理困境中,产生了对孟子对待死亡的态度及其"义"字理解的分歧.这一分歧实际上也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所无法避免的.不过,通过细致的分析以及对<孟子>文本的系统解读,我们发现这种分歧只是字面上的矛盾,而矛盾的化解却能发掘孟子学说的时代新意--从职业操守的角度来理解"义".这也是一种创造性转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德性伦理学旨在回答理想人和理想生活的问题,它们与社会的理想状态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和谐作为社会的理想状态,不仅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及自身的和谐,同时也指明了实现和谐理想的途径,即通过存在差异的事物相反相成地互动,使所有事物成就自身、各得其所。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公民要有自主的德性,同时努力使自己的整体德性在此过程中逐渐养成。为此,公民应当明确生活的意义,持续省察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余英时在清代学术研究中提出的"内在理路"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思想,但这一思想在《论戴震与章学诚》中被过分强调了,虽有所见,然亦有所失。余英时在分析戴震与章学诚的思想,处理"尊德性"与"义理之学"、"道问学"与"考据之学"的复杂关系时,纠结缴绕,《论戴震与章学诚》一书的主要价值诉求亦未能达成。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人提出一道看来平凡无奇但其“双基”含量却十分丰富的平几题。如图1,已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是AC边的中点,由顶点A作BD的垂线与BD交于F与BC交于E,连接ED,求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