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自先秦“渔父”形象作为一种有寓言性质的符号出现以来,在文学作品中不断被创作改写。在这一过程中,其思想形象在中唐时期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异变:“渔父”的精神内核从道家“隐世”思想变成了儒家“避世”思想,其形象寓意也从他人说教变成了自我抒怀。“渔父”形象由此完成了重新定位,并随着渔父词体式创作的流行得到固化,明清时期又与“樵夫”形象结合成为传统文学中的“渔樵”母题。究其形象改写异变、固化和再结合的原因,除了社会角度外,也可以从作者层面的名人效应和文本层面的文学协乐两方面进行文本聚合的个体因素考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