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教师们为了顺应这一理念,倡导活跃的课堂氛围,于是就放开手脚大展身手,结果唧唧喳喳的合作交流,琅琅不息的读书背诵,面红耳赤的对话争论填充着整个课堂。这样的课堂无疑是热闹的、充满情趣的,学生也是活泼、生动的。但细细留心思索这样的课堂,发现,缺少了静思默想的课堂显得情趣十足而理趣不够。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们常遇到这样的苦恼:文本内容实际与生活距离太大,学生又没有真切体验,因此不会深入文本,细细品味,感悟只停留于文本表面。确实,许多文本的内容(如战争题材、旧社会题材等等)与学生的生活时代、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恰恰成为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深层对话的障碍。鉴于此,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创设多种途径,激活学生体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教师们为了顺应这一理念,倡导活跃的课堂氛围,于是就放开手脚大展身手,结果唧唧喳喳的合作交流,琅琅不息的读书背诵,面红耳赤的对话争论填充着整个课堂。这样的课堂无疑是热闹的、充满情趣的,学生也是活泼、生动的。但细细留心思索这样的课堂,发现,缺少了静思默想的课堂显得情趣十足而理趣不够。[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前段时间,笔者曾聆听了街道里的高段语文优质课比赛,课堂中出现的两种现象引起笔者的深思。现象一:五年级学生早已学会默读,但是参赛教师大量采用有声朗读,极少采用默读,即使有,也只是蜻蜓点水、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