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展。逐步引起社会的全方位变革。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这是一场意义极为深远的社会变革。这一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自然会引起众多理论工作者的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向晶  周绍东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4):54-57,78
本文通过对鹤峰平山社区村民口述史的解读,从土民的角度关注改土归流后的土民社会转型,揭示出在面对国家权力强制性推动的社会转型中土民的生存选择。  相似文献   
3.
经济政策话语是中国共产党政策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政策话语.在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密切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实践,积极借鉴国外经济政策经验,批判吸收西方经济学说,在持续"破"与"立"过程中推动了党的经济政策话语体系的...  相似文献   
4.
建立基于夏普利值的合作博弈模型,提出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选择方法。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案例,探讨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四类主体进行合作博弈选择最优技术路线的具体做法。结论表明,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选择过程中主要考量社会稳定、节能环保、促进就业等方面,而企业在于利润最大化、投资风险可控等,高校和科技机构的考虑重点在于标志学术水平、以合作促教学科研,中介机构则更多地考虑产学研合作前景和业务收入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卢作孚提出了中国国家现代化的思想,提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计划经济,掌握现代技术与管理,建立现代集团生活,对外交往,促进开放,发展教育等,成为近代中国探索实业救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6.
西方经济学既包含着有关现代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分析,同时也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仍然是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行辩护的。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原原本本地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知识体系,积极吸收、参考和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和积极成果,又要辩证地评价西方经济学的资产阶级本质、立场和观点。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的传播历程,分析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或实用性、阶级属性或意识形态特征,并且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西方经济学》教材(第二版)的编写为例,着力探讨如何“述评结合”地呈现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的编写思路、结构安排、评析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后,中国经济学在历史与现实的打磨中逐渐成形。本文从中国经济学发展历程入手,梳理了中国经济学由萌芽到徘徊再转向正轨的道路,明晰了当前中国经济学建设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与现实条件。中国经济学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但同时又表现出鲜明的阶级特殊性、国别特殊性和历史特殊性,中国经济学由此形成了特有的理论立场、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经济学是一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以商品经济为立足点的经济学。中国经济学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基本框架,其主要内容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形成的。进一步而言,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经济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8.
阿房宫考古新发现,启示国人:观念的历史不能代替历史的真实;传授与探求历史时应坚持"文、史有别"的原则;历史研究与考古发掘应密切结合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9.
阿房宫考古新发现,启示国人:观念的历史不能代替历史的真实;传授与探求历史时应坚持“文、史有别”的原则;历史研究与考古发掘应密切结合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0.
高被引论文是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建立的基石,反映了期刊聚焦前沿热点,受读者关注度高,学术影响力大。本研究分析了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发表年限和次数分布、作者所属机构和专业学科领域特征,结果表明:2011-2020年,31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共发表了217篇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高被引论文。其中,《中国农业科学》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多,期刊影响力最大。各大学学报、各省农业科学和农业学报发表的高被引论文作者所属机构多数为期刊主办单位,或与期刊主办单位处于同一行政区域的单位;在综合性农业科学期刊中,农学、园艺和植物保护方向的高被引论文数量较多。基于此,提出综合性农业科学期刊编辑在选题策划和组稿时,可根据以上特征调整工作重心,旨在助力高影响力论文的产出和期刊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