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唐冬玲 《云南教育》2007,(11S):16-1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同样如此。“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使这个对话过程进行得精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这就需要教师预先作出周密的安排,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就越能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为即时“生成”提供更宽阔的舞台。那么,阅读教学怎样有效预设呢?  相似文献   
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同样如此。"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使这个对话过程进行得精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这就需要教师预先作出周密的安排,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就越能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为  相似文献   
3.
唐冬玲 《考试周刊》2013,(11):42-43
<正>语言表达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唯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文本,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优质资源。文本中所选的课文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同时教材的主题式组合编排、口语交际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拓展空间,能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和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同伴交往的能力谈了几点做法:一、激发说话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口头表达的习惯。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三、努力创设同伴交往的情境,开展利于交往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所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具有解决历史问题的“应用”特征。它是指以具体的及可能完整的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准确地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鉴今,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注重启发,架起一座宏观与微观历史相结合的桥梁。一堂课关键的环节在于开头,可在开始抓住新旧课之间的联系,设计几个启发性强、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其难度和深度略高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展开积极思维,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