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日前,笔者赴某地送教下乡,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考4.学生反馈。虑到两地使用教材的不同,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一资源差异的优在初次阅读体验和简要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的“写”继续势,在教学设计上对课文进行了活页化处理。即抛开阅读教学保持着一种个性化表达、多元性思考的良好势头。学生的写话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熟悉内容的一般做法,事先让学生与文本同样丰富多彩:完全隔绝,并选择课文第12自然段“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一阵轻轻的呻吟声。这位父亲……”这半句话作为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分界点,把原文分两次竖起耳朵…  相似文献   
2.
"研读话题"的设计,关键在于找到学生的阅读"盲点"。这样,才能把学生的阅读"注意"引向"能知而未知"的思维领域,阅读教学也就有可能走出"空泛"和"浅层"的低效状态。"研读话题"的设计有以下四条思路:  相似文献   
3.
不得不承认,语文教育一直深受古代"科举"流毒的影响.各类语文考试,基本沿袭"一篇文章定终生"的科举思路,如果考生拿不到作文的高分,其语文成绩就休想出类拔萃,作文的分量依然具有决定命运的权重.以作文为核心的语文评价思想,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策略和教师的语文教学重心,都向着作文这个中心聚合.相形之下,阅读——这一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逐渐沦为作文训练的手段与附庸.人们笃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更是当下不少语文教师的共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