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追忆往昔总是美好的,尤其是历经人生坎坷以后。1926年2月至11月,鲁迅先生几乎用了一年的时间,系统回顾了自己的青少年生活。这一年,鲁迅先生寄居在北京,狂飙突进的五四浪潮已渐平息,昔日的战友风云流散,他又  相似文献   
2.
姚志松 《大学时代》2006,(10):81-81,102
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累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力,不可忽视朗读教学。幼儿师范的学生更是如此,文章就由此入手,浅谈了幼师语文教学朗读训练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和人的关系,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也不再是老师导学生演,而是师生互学互动、平等合作交流。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缺乏情感体验、师生奴役于教材的现象,进而开始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感受,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智慧和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4.
姚志松 《教师》2011,(9):122-122
我站在树下,仰望,每一束阳光紧握的一片叶子,一朵鲜花,一个梦想,一段美丽……  相似文献   
5.
姚志松 《现代语文》2010,(12):120-121
古典诗词鉴赏,一直是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诗歌语言具有形象性、概括性、跳跃性、音乐性,因此准确理解语言就成了鉴赏诗歌的前提,而诗歌语言的运用也就成了审美教育的主要看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