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调查发现,广州市天河区小学教师对区域集体备课的认可度处于中等强度水平以上,即认为区域集体备课能促进区域教学资源的整合,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有利于区域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总结实施区域集体备课的主要障碍因素包括:学校支持力度不大;缺少有效激励机制;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团队缺乏共同愿景。据此提出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姚燕涣 《教育导刊》2010,(11):71-74
在广州市天河区小学语文学科区域集体备课的实践中发现,区域集体备课可以采用以下五种实践模式:专题式、主讲式、竞争式、引领式和互惠合作式。在此基础上,区域集体备课应有六项基本流程:个人研习、互动对话、建构知识菜单、教学实践、批判与反思以及丰富教学知识库。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广州市天河区区域集体备课始于2004年9月.当时正值新课程改革,各类教育教学资料缺乏,而且不断出现新的教学问题.教研室组织区高三骨干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系统研究了<课标>和教材,对课程的再开发、教学设计、评价与检测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沟通.校际的合作分工,大大提高了教师备课的效率和质量,而且通过交流与分享,帮助教师解决很多教学问题,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后,区域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方式,在全区中小学各学科中全面开展.本文作者在参与小学语文学科区域集备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对区域集体备课进行了一定思考,撰此文与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