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馈和前馈是思考人与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的两个要点。反馈倾向于闭环的系统,进而将未来的偶然最终归入过去的规范。而前馈则相反,它虽然最初只是作为反馈控制的一种辅助和补充,但经由理查兹和麦克卢汉等人的发展,则日益展现出朝向未来的开放性和持续生成的变化性。然而,此种对于人与技术彼此共生、共同进化的技术乐观主义,在海尔斯和汉森为代表的学者那里遭遇到了深刻的质疑和挑战。面对前馈所加速趋向的那个彻底数字化和虚拟化的未来,他们皆不约而同地回归身体这个基础维度来进行回应甚至抵抗。在汉森全面论述数字身体的三部曲中,人与技术、身体与数字之间的关系也逐步呈现出鲜明的转变,从连接和交织,转向界面之间隙,最终则导向了前馈的时间性裂痕。在这个裂痕之处,不仅突显出体验这个主体性的重要维度,更是为我们重思21世纪媒介之变化提供了可贵的线索和背景。  相似文献   
2.
办电视,比办报纸和广播在技术要求、制作程序上更复杂些,因此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我认为,更为重要的,还是人的奋发图强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上海电视台为例,他们拥有的洗印、录象等设备并不算最好,可是他们的工作效率却很高。譬如说,记者当天拍回来的新闻片,只要有可能,他们都争取做到当天播出,往往一天之内,安排两次到三次洗印影片时  相似文献   
3.
“无物之像”实际上反映了数字世界循环性、抽象性造就的图像的“无根基”特性,技术加剧了这一进程,它将物的东西从我们这个世界中抽离,开启了一个无意义的世界。因而,对于后电影的讨论,应该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下展开的。从历史的角度看,虽然电影性之源在于记录和叙事,但它与哲学最密切的联结,在于用图像的方式思考,这也是后电影之为电影的重要原因。而所谓“奇点”则是从否定性的向度打断历史进程,敞开新的可能性,进而使主体性重构在此过程中凸显,这意味着主体性的脆弱及其创伤维度成为了数字时代人类生命复归的重要途径。因此,当我们再回到对“像”的讨论,面对媒介本体在后电影时代被数据化模糊的边界时,有关生命的思索便在此刻诞生于“物”与“图像”间更为深刻的对抗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对“具身化”这个认知科学-哲学中的前沿主题进行拓展性思索。第一部分中我 们简要介绍了安迪?克拉克在《拓增心灵》中对具身认知及拓展心灵的论述:其核心主旨为“脑—身—世界”的交互循环,对之相关的两个关键原则为等价原则和生物体中心原则(HOC)。在后一部分中,我们借助丹尼特在《意识的解释》中对时间性的分析引入了德勒兹(及加塔利) 在《什么是哲学?》中大脑和思维本性的思索,并以此作为对于克拉克的具身-拓展认知的另一种拓展性回应。  相似文献   
5.
老年教育是现代社会老龄化的产物,也是当代终身教育关注的重要领域。当前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老年人被视为社会秩序中的弱势群体,老年教育被当作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这种对老年教育本质的理解过于机械和偏狭。若从世界图景演变的宏大视角进行分析,则可发现:古典世界图景注重人的智慧与经验,强调"美德即知识";而现代机械论世界图景则把人的价值体现为力量的强与弱,强调"知识即力量"。后者对事实与价值二分的立场,不仅颠倒了物质与精神互为因果的重要关系,还导致了老年教育与老龄化社会的深度捆绑。唯有让老年教育从崇尚力量的理性框架中跳将出来,还原到人作为生命体本身的立场,方可使其回归"育人"的本质。同时,让经历完整生命历程的老人通过其道德实践与经验智慧来弥补青年人在认知层面的不足,亦能彰显老年教育的育人、善人及惠人之价值。未来应加快推进老年教育的立法进程,围绕教育对人产生生命价值的核心角度对老年教育课程及教学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并逐步完善老年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制度建构,由此促进老年教育的深度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如果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本世纪中叶以来文明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革,那么就可以用利奥塔在其《后现代状态》中关注的一个核心命题来作出界定:即合法性危机。作为身处文化模式、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剧烈变革的世纪末的中国的我们来说,也许对时代最明确的把握也是这一点。普遍的、终极的、神圣的、伟大的……这一串以前曾给予人类,乃至世界以永恒的形而上学光辉的元叙事词语,恐怕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在我们心中唤起多少往日的冲动与信仰。而当我倦使用这些词的时候,又多少有些异样的感觉。 我们现在惊异地发现,真的没有多少东西不可以被挖根掘底地对其前设进行置疑,当精英话语和意识形态话语终于失去了它们所依恃的权力背景之时,无论是旧世的遗老遗少,还是新世的暴发户,都在抱怨人心不古。“怎么都行”口号冲击下规范的失控,大从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轻而易举地战胜,这些又给这个时代涂上了迷离、混乱的色彩。信息工业、电脑文明的出现,在方便了信息、知识的传播,从而为人的自由发展,创造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之时,也加深厂个体化的裂痕。虚无主义、自我中心的情趣在流行文化中表现得极其明显。有人甚至把即将到来的网络时代称作一个孤独个体狂欢的时节。与此相对而形成鲜明比照的是:那些庞大的元叙事、元神话再?  相似文献   
7.
《尼可马各伦理学》(下简称《尼》)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之所以具有一种独特的地位,这完全是因为他对伦理学所做的独特的规定,而正是这种规定使得我们得以摆脱形而上学的桎梏,重新思索,建构一种形而下的伦理学。 在《尼》中,亚氏始终强调一个区分就是智慧和明智之间的区分①,可以说,这个区分正是他思索伦理问题的一个根本的出发点。而这种区别说到底就是:智慧的最终的思索目标是共相和本原(“智慧关涉的是能被证明的和永远相同的东西”②),而明智则“不仅是对普遍事物的”,“它们以个别事物为最后对象”③,因此它“关涉处于…  相似文献   
8.
元宇宙是近来席卷学术与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对于这个事件,除了从实证的方面进行全面描述之外,还需要从哲学的角度展开深刻反思。由此我们试图首先引入“媒介事件”这个概念,进而揭示出元宇宙之事件所体现出的连续性生成和否定性断裂这两个看似对立的鲜明特征。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德勒兹和德里达的事件理论之间的比较,深入阐释内在性和超越性、肯定和否定、连续与断裂这一系列既对立又相关的双重面向,再结合本体论、时间性和主体性这三个要点,由此导向对元宇宙事件之双重性的哲学阐明。如果说内在性的肯定面向最终导向尼采式的生命乐观主义,那么,超越性的否定立场则最终导向萨克尔式的宇宙悲观主义。元宇宙,理应是从悲观转向乐观、从绝望中唤醒希望的哲学事件。  相似文献   
9.
10.
萨特的“反思”概念的本体论内涵与心理学的“反思”概念的差异:二者之间的对立首先体现于对时间性的理解,其次体现于思索“欲望”的不同的角度。心理学把“欲望”自在化、外在化、抽象化,而存在的精神分析则把欲望作为自为的根本存在方式。通过福楼拜的案例,萨特分析了个体根本性的生存欲望如何超越自在的语言而获得真正的“表达”和“写作”。最后,我们比较了德勒兹的欲望—生成的理论和萨特的欲望理论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