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姜昌财 《新教师》2019,(9):24-25
2016年8月,笔者调到北门小学担任校长。几年来,在传承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提炼和升华学校的办学精髓,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基于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我校提出了“和谐教育”办学思想,倡导“和谐育人”和“育和谐人”,通过践行“和谐教育”,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幸福工作,让每位家长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而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获得感受和体验,并在各种感受和体验中促进自我品格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