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4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江泽民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议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所以,在小学语文课程上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科学途径和方法,为建立最佳智能结构打下扎实的基础。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主动性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要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如果兴趣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义利之辨”是孟子思想的重要话题,它具有多重意涵。修身维度的“义利之辨”蕴含着人性本善的根本理念,道德情感和个体认同的内在需求是人们不断塑造“理想自我”的原由;行事维度的“义利之辨”强调“经权之别”,意在引导人们正视“义利”之间的辩证关系;治国维度的“义利之辨”亦为“王霸之辨”,其论说从多方面彰显了“王道”的优越性。从修身至行事,再到治国的层层展开,体现了孟子对“义利之辨”的独特思考,亦为当下道德修养与社会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