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对于作文高分的技巧,报刊、网络上的论述可以说比比皆是,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笔者认为,高考作文训练还得走文体规范、表达真情、关注现实的道路,简单地说,就是三个词:合体、情真、积极。详述如下,就教方家。一、培养文体意识,强化合体训练众所周知,四平八稳的文章往往会被视为缺乏个性,而难以得到阅卷教师的青睐。新课标"表达与交流"部分也明确规定:"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但是,"开放"与"限制"不可偏废,二者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忽略文体规范训练,淡化"合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全国课改如火如荼地开展。许多地区、学校都在探索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途径,力图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一些地区和学校提出"高效课堂"、"有效课堂"、"品质课堂"、"智慧课堂"、"卓越课堂"等课堂模式。对于这种情形,有人用八个字作了描述:一片繁荣、乱象丛生。这样概括或许有些偏颇,但也反映了某些实情。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和教师的对话中学习、交流,并能够主动参与到课程内容意义建构上来。课程改革有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也有校长、教师自下而上的自发探索,希望在体现  相似文献   
3.
《论语(十则)》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很多学生的学习箴言,但是,学而时习之后,不“说”的人却很多,那是因为学的过程只是伴随不停地温习复习,机械重复,而不是运用、实践,只是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哪里还有什么快乐可言![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论语(十则)》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很多学生的学习箴言,但是,学而时习之后,不“说”的人却很多,那是因为学的过程只是伴随不停地温习复习,机械重复,而不是运用、实  相似文献   
5.
从事语文教学20多年了,语文课到底怎么讲,一直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思考并非就会有答案,我将自己的语文教学讲析策略归纳为16字,即三点一线、辐射聚合、旁征博引、布白留疏,我这样归纳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提出什么模式,而仅仅是个人的一些体会,写出来与同行们做一些交流,并希望得到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