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中国历代的教育家又十分重视通过诗向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于是就有了“诗教”的说法。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对《诗》的教化意义推崇备至。他说:“诗可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自孔子以后,“诗歌”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明人伦”的重要方法一致沿用,成为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如明朝王阳明认为:“今教童子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以诗”,强调了对儿童诗教的必要性。目前,在我国有所谓“德育危机”之说。这种危机可以说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德育内容的理念化与教条化,缺乏具体的内容与丰满的形象,这就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感到味同嚼蜡;二是德育形式(方法)的强制性与灌输性,缺乏积极主动和生动活泼,这就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倍感压抑,并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如何采用生动形象的内容,运用灵活有效的形式,进而全面提高德育的效果,就成为当务之急。在这里,充分地利用我国丰富的诗歌宝库,剔除古代“诗教”中的糟粕,汲取其精华,并将其发扬光大,无疑是走出“德育危机”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诗教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