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8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楚平同志的《论平均主义的功过和农民战争的成败》是一篇值得引起重视的文章。据他说:“平均主义之风,使很多人患了流感。作者也发过高烧。本文是近来的自我反省,自我拨乱反正。”这种严肃的治学态度是很对的。但该文认为“从平均主义到封建主义,从农民政权到封建政权,……既不是倒退,也不是走弯路,而是前进;这种转化,不是坏事,而是好事;这种转化愈快愈好”的观点,却使我难以首肯。因为,  相似文献   
2.
《水浒》的伟大处,在于写出了中国历史至宋朝末年,社会上层已失了过去曾有的那种豪侠正气,结果弄得无法无天,国不成国,而社会下层江湖英雄“忠义双全”、“替天行道”,结果也都化为悲剧。梁山英雄既有继承先前豪侠正气又有区别后来帮会特性之处,还不是明清以来人数越来越多的流氓无产者的代表。弄清这个问题对理解中国农民甚至我们整个民族的性格演变过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秦末农民战争的结果,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封建王朝——西汉。这是农民阶级的失败,地主阶级的胜利。那末,失败了的秦末农民战争究竟有没有历史作用?有什么历史作用?通过什么途径发生了历史作用呢?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考察汉初的社会各阶级,考察这些阶级之间的内部关系和矛盾斗争。只有从实际的阶级关系和矛盾的清理中,才能看到汉初社会真实的历史面貌,认清秦末农民战争的实际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4.
明洪武年间,大案迭起。其中较早的一宗就是“空印案”。今之论者以《明史·刑法志》的记载为据,认为此案发作于洪武十五年。这是不正确的。首先,《国榷》卷六洪武九年闰九月丙午怀庆知府林方徵上言曰:“……又去年诸行省官吏悉坐空印被罪,而河南参政安然,山东参政朱芾反得升擢,朝廷赏罚有失明信,何示劝惩?”可见,此案实发生于洪武八年。其次,济宁知府方克勤是“空印案”的涉及者。他的儿子方孝孺写的《先府君行状》载,方克勤“(洪武)八年……得罪,谪口浦,终岁  相似文献   
5.
对于我们这个以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来说,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是学习他和恩格斯关于农民的理论。正如恩格斯在和考茨基合写的一篇文章中所说,“在马克思的理论研究中,……对特定时代的一定制度、占有方式、社会阶级产生的历史正当性的探讨占着首要地位。任何一个人,只要把历史看做一个有联系的,尽管常常有矛盾的发展过程,而不是看做仅仅是愚蠢和残暴的杂乱堆积,象十八世纪人们所做的那样,首先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浙江省各地的农村陆续出版了一些村志:先前已有江山市的《白沙村在》、萧山市的《尖山下村志从象山县的《伊家村忘卜去年又有永康市的《河头村志入慈溪市的《湾底村志入上述已经出版的村志还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村志正在编撰和筹措编撰之中,不久可望陆续面世。在此向读者和学术界介绍《浦联村志》①一书的特点和价值,同时也想借此机会对村志编纂的主要问题再贡献一些不成熟的建设③。我国现在大约有70多万个像浦联、河头、白沙这样的行政村。它们遍布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既是历史,上也是当今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基层组织结构。在…  相似文献   
7.
8.
笑对苦难     
2001年12月11日星期二经过两天休整,小病一场的我可以回校上课了。再过一个月——2002年1月11日,我将参加高中最后几门科目的毕业会考,考试完后就不用再到校上课了。因此,从今天算起,我只剩下一个月的校园生活了。而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由于元旦放假、降雨、降雪等各种原因,我还不可能天天到校……  相似文献   
9.
《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个月前良学君携《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稿,不远千里自陕专程来杭州看我。在他说明了来愈之后,我们即开始了促膝谈心,真正可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曾在陕西先后工作凡三十一年,而我为出生的老家浙江迄今才工作了六年。人生几何,在祖国的大地上恐怕再也不可能有别一块土地能象陕西那样给我留下这么多的记忆、可能让我贡献这样多的生命了;至于清前期陕南历史过去又是我曾经倾注过心血的领域。这样,从未谋面过的两个陌生人自然就一见如故,在几次长谈之后,又一直保持着相当频繁的联系。这可能是一种缘分吧!良学君来访…  相似文献   
10.
从公元前七七○年起至公元前二二一年止,在我国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战国时代。数以十百计的分裂政权之间大大小小的战争连绵不绝,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尤其是到了这个时代末尾的二百多年,韩、赵、魏、齐、楚、燕、秦七国间的战争越打越大,越打越激烈,因此博得了“战国”的名称。但我要请读者不要忽视这苦战不休的时代。正是在这些刀光剑影的岁月里,我国历史实现了从奴隶制末期到封建制初期的社会大变动。历史上一切社会性质的大变动,都是先前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