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斯大林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了阐发。他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在高度技术基础上发展生产是达到客观目的的手段。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手段是体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人民正遵循党中央关于“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指示,在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理论界也在广泛探讨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一些问题.其中,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也有人并列地提出几个经济规律,这些意见都值得商榷。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商品经济?这是当前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遇到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国营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是商品关系.多年来,我们受斯大林“产品经济”、商品“外壳”论的影响较深,理论界对此缺乏研究,实践中也吃了不少苦头.近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方针的鼓舞下,不少同志提出全民所有制内部交换的产品是商品,国营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特殊的商品关系。我们同意这种看法。现在的问题是,怎样认识这种特殊商品关系存在的原因.本文仅就这方面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就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要把社会总劳动分配到各类产品的生产中去。马克思说:“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代表工人阶级基本利益的科学巨著,是指导工人阶级伟大运动的不朽经典。马克思在该书第二版跋中语重心长地指出:“《资本论》在德国工人阶级广大范围内迅速得到理解,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的报酬。”①当前,认真学习和正确运用《资本论》,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新局面,这是我们对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最好的纪念。本文拟据《资本论》中的商品价值理论,就商品生产在社会  相似文献   
6.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形式,已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下来。但如何将农业承包经济与社会主义农业集体经济统一起来认识,准确把握农业承包经济的性质,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本文试就此作些探索。农业集体所有制与生产责任制生产责任制是集体生产劳动的客观要求。马克思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