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高校非英语专业口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应遵循注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输入的质和量,注重输出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原则,并要采取以分组活动为主的多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教学中“输入”与“输出”的平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就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出现的“费时低效”现象,从Krashen的“输入假设”和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入手,详细分析了语言习得中“输入”与“输出”相互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观及实现平衡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代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它强调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在词汇教学中要重视词汇文化内涵的同步输入。同一词汇由于所产生和存在的历史、地理和社会条件等的不同,便形成了相应的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中,指称意义相同的动物名词正是源于不同的文化氛围,便拥有了大相径庭的内涵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详细论述,指出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上来,并提出了实现大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个词的意义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字面意思(sense),另一个是所指(reference)。要准确掌握一个词往往需要了解它的文化内涵,否则就会陷入语言交流的误区。因此,我们词汇学习和语言教学必须与文化输入同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