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热点新闻,是当天报纸中最好看的、最重要的新闻,哪些题材适合做热点新闻,怎么做?本文从选材、内容及写作要求等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要提这个话题 提出这个话题,可用这几句话来概括:在新闻严重同质化的今天,在独家新闻线索越来越难获取的今天,同一件新闻,我们怎样向读者提供不同的内容,怎样把新闻做得更精细、更可读,怎样延伸新闻五要素的外延,从哪个角度最大化挖掘新闻五要素的内涵,怎样以独家的视角展示、解读同一个事件?这需要对一个新闻事件作延伸,必要时还要进行二次挖掘。  相似文献   
3.
4.
一、高考作文形式预测:一树梨花一溪月1.作文形式将由“一枝独秀”而“三足鼎立”,由“一维”向“多维”转化。2004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可以说是话题作文的“巅峰”时期。全国15道高考作文题,除北京卷为命题作文,显出一点“叛逆”外,其余均为话题作文,地位无人撼动。而2005年高考作文试题却出现了由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主题图表作文形成的“三足鼎立”的格局。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将延续2005年的发展趋向,进一步拓展“自主命题”的空间和发展潜质。2.“自主特色”重“文化”轻“地域”。探究2004年、2005年各省市卷的作文命题,我们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5.
“人文性”包括:对个性和个人价值的认同和张扬;对人类终极目标和归属的关注;对生存环境的高度敏感;对苦难和悲剧的悲悯焦虑等等。发轫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新诗,不仅在形式上摆脱了古典诗歌的严整格律,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有了“截然异质的飞跃” (胡风语 )。即在科学与民主的文化启蒙下,集中表现了对于人的个性、人格、尊严、价值、命运和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关注,而这正是人文性的根本体现。解读新诗,如果不从人文性的视角出发,只是单纯从语言入手,无疑于舍本逐末。   那么,新诗又是怎样表现人…  相似文献   
6.
一、主体性视野:与现实的“大文本”对话将原生态的生活、现实的场景以及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当作最具活力的“文本”,并使之形成与写作主体的良性互动,是提升写作水平的最畅达的渠道。雨果的《世纪的传说》里有一首诗《波阿斯的睡梦》:“是哪尊神祗,哪个永恒夏日的收割人,离去时那般漫不经心,将这把金镰刀扔在了繁星闪耀的田埂。”“繁星闪耀的田埂”,何等空明和动人的情景!近两百年来,诗歌中隐喻性极强的“收割人”和“金镰刀”不知引起过多少人的丰富遐想。是啊,“生活”、“情感”、“经历”不就是生活赐予我们的“金镰刀”吗?我们…  相似文献   
7.
作文形式大解放作文形式上的“解放”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文命题由“一枝独秀”到“雁阵格局”再到“三足鼎立”,2007年高考作文将沿袭这种轨迹,即“主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三足鼎立。这种演进,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必然,没有这种“演变”与超越,也就没有2006年高考作文的壮丽宏阔。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艺术品尽管自成一种协调的完整世界.它作为现实的个别现象,却不是为它自己而是为我们而存在,为观赏它的听众而存在。每件艺术品也都是和观念中的每一个人所进行的对话。”这段话的宗旨很明确。即阅读目的不是发现本中的确定意义。而是要使阅读作品成为一种“自我发现”、“自我确认”、“自我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安学军 《新作文》2004,(6):22-24
2004年语考试大纲终于出台了。“写作”部分仍然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虽然2003年高考作试卷中.有个别考生的议论写得很好,但是就大多数而言.能够在“考场”这个高限制条件下。写好议论,仍然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任务。因为我们大多数考生并不会或是不擅长“讲理”。他们写就的议论也就成了一篇篇“无理”。那么,什么是理,该怎样讲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